业务电话:0871-68816176,68359398

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巨头强势进入环保,传统环保企业是否将被排挤出局?

来源:环保大讲坛      发布时间:2021-02-19       阅读次数:

近期,继万科1.9亿中标深圳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之后,中国移动又以2400万中标宝鸡市陈仓区空气治理监测数据及服务项目。这些看似与环保环保毫不相关的企业,纷纷以强势姿态进入环保,在环保圈引起不小的轰动,同时也看到传统环保企业的焦虑、愤怒、迷茫和无奈!感觉到手的蛋糕突然被门外汉给抢了却毫无还手之力!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央企、房企、信息科技等巨头其实在环保领域布局已久!


(1)腾讯、华为、阿里、百度等科技巨头在2015年甚至更早便开始与水务领域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跨界涉足环保。

01.jpg

(2)部分房企在2016年开始涉足危废处置、垃圾分类和水务等领域

02.jpg

万科早2017年已涉足河道治理,垃圾分类等项目。雅居乐2018年和遂溪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协议斥资超百亿建国家级循环产业园,2019年雅居乐环保集团成功中标并签约苏淮高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首创集团在水处理领域大项目比比皆是,美的携手盈峰合作无需多言,毕竟一家人。如留心近几年房企的在环保的发展您会发现他们在环保领域大手笔投资其实挺多的。

(3)大型央企设立环保子公司,完善产业链。

大型国企央企加快布局环保领域与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密切相关。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广核、中建、国电、葛洲坝、航天集团等自己系统内部本身就有大量的环保项目,进行入环保可以说有独天得厚的优势,既然央企有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那么跳出系统向外部市场扩张便是很自然的事情。

(4)我国三大运营商在推进绿色生态社会构建方面,主要是与环保部门合作推广诸如“智能环保”、“智慧环保”、“环保卫士”等信息化业务

其主要模式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传感器和相关装备嵌入大气、污水等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通过有线或无线宽带网络连接到后台智能分析及预警系统管理中心,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以及环保人员的移动执法与调度。可以说,运营商做环保信息化拥有非常好技术基础。中国联通已经建立了包含1300个节点的国内最大的Hadoop平台。中国移动在全国各地布局环境信息化平台建设也已有多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巨头在环保蛰伏或者已试水多年,不存在”跨界”或者”跨界打劫”之说。


传统环保企业是否会被排挤出局?


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迅速,自2010年开始,年均增速在20%以上,但经过近10年的发展尚未能形成在技术上足够领先,市场占有率足够高的企业,详见(赛默飞吊打中国整个监测行业,中国监测路在何方?,雾霾未散,废气治理行业却已进入寒冬)这10年间涌现的出来的大部分环保企业为民营企业且规模较小(产值在1000万以下), 大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产品同质化严重。在2010年至2015年治理快速发展时期,政府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对环境治理认识不足,这些企业尚能生产发展,但随着环境治理的深入,央企、房企、信息科技等巨头介入势必对这些无技术优势的传统小企业产生排挤,原因如下:

1,大企业有资本优势,比如现在流行的环保PPP、BOT等项目,民营企业受信贷成本,现金流等影响,很难提出比大企业更具竞争力的优惠条件。

2,社会影响力,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信誉等方面更容易得到政府和大型排污单位的认可,其对话能力也明显强于一般企业,在大项目的推进速度上优势明显。

3,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科技公司,在做平台架构、数据分析方面优于传统环保企业。

4,资源整合优势,大企业依靠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本优势能快速整合专家和技术,为环保业务发展服务。


但是,中国的环保产业可以说非常之大,技术更迭、提标改造等为所有企业都提供了足够发展空间,,那么传统环保企业应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发展之路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政府和排污单位面临什么问题?


1,如何解决综合性环境问题?

前几年环保公司的主要服务内容为安装脱硫脱硝、VOCs治理、污水处理站建设、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等等。不同时期环保政策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涌现环保企业和服务与之对应。但随着环保治理和管理不断深入,我们面临的问题趋于复杂化和综合化,比如,如何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如何减少PM2.5,PM10,臭气排放?如何实现河流水质断面达标?排污单位环保如何综合解决水、气、声、固等管理问题等?

2,如何有效监管?

很多地方自2016年花费数亿资金安装信息化监控,但由于网格点设计不合理,出现(1)监控因子针对性不强,(2)重点排放源未完全覆盖,(3)未充分考虑到行业排放特征,(4)监测数据失真等,导致整个监控体系形同虚设,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也失去了意义。

3,如何有效治理?

不管多么的高端的监测体系,要想实现环境质量改善最后的落脚点都在有效治理、有效减排上,但是区域或企业的各项污染物排放基数有多大?应该治理什么?治理到什么程度?却很少有企业来认真研究。前几年环保产业野蛮式生长,环保治理跟风现象明显,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1)企业被动治理应付检查,安装的治理设施低质低价,治理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2)部分环保治理公司治理技术不过关,忽悠业主,导致不能有效减排,业主重复投资;(3)企业治理重点不明确,该治理的未治理,这也导致部分地区管理部门迫于无奈、走极端,出现了”一刀切”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次,环保企业接下来该怎么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1)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对于大型环保企业而言,以改善环境治理为目标,为政府,园区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势在必行。按当前形势看,如果不能从顶层切入,丢掉不仅仅是一个排污企业的监测、治理项目,而是整个区域市场。

(2)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目前尚未有一家公司能自主解决所有环保问题,亦没有必要完全自主解决,合作是最有效的途径。业内合作、跨界合作、与高校联合等等。比如,信息科技公司与监测公司合作,监测公司与治理公司合作,当然还有这些巨头可以与所有公司都能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3)提高研发能力,做强优势产品。当前国内的监测技术和治理技术同质化严重,不以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而靠价格竞争,最终让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巨头能轻松跨进环保,本身也说明目前的技术门槛低,大型环保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小企业相比并不明显。巨头能选择的合作伙伴和技术太多了。企业能否长久生存很大程度还是依赖于优质产品和服务,优质产品的市场永远大的超出想象。


(4)深耕行业,做精做强。

对于治理企业而言,如果能将一个行业从源头到末端的每个环节治理研究透,治理好,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找他合作。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任何一个小类做到前三,应该也足够上市了。

(5)加强人员质量,做好本地化服务。

后环保时代的核心是服务,运维服务、数据分析服务、监测服务、治理服务、咨询服务、突发事件处理服务等,需要企业能快速响应并拿出好的解决方案,这些基于专业的团队,想做好“事”必先做好”人”的工作。

(6)找颗大树。


不论是房企、央企、科技公司,还是传统环保企业,做环保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因为环保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而不是一场简单的资本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