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造化天道 涤荡尘世心灵
——为“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实施3周年而作
·秦光荣·
偶恙小歇。于绿树碧水间,听晨昏鸟鸣,叹碧空苍狗。秋风徐来,树叶噗噗,小园信步,溪水潺潺。触景生情,更悟造化之美妙,痛感人与自然之相残。循环往复,夫何安哉?!思我三迤大地,得天地之眷顾,万众之珍惜,仍保蓝天如洗,青山如碧。全省人民自当戮力同心,坚行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构天人和谐发展之关系,促高原永葆青春与活力。是为题记。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事实告诉我们,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决策,饱含着尊重自然、谋求和谐的新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给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和谐带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定义人与自然之关系,促使人与自然共融共通,互谦互让,实现良性循环。我感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关系,要特别注重4方面:
了解自然
与大自然的广博精妙相比,人的认知还很肤浅。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不断繁衍生息,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人从何而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过去发生了什么?未来会怎么样?在不断了解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神话传说发展到了实现人类登月、宇宙飞船探索火星的梦想。我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数不胜数的巨大成就,过上了越来越舒适的生活。但同时,生态失衡、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一大难题。我们不得不感叹,对于神奇的大自然,我们有多少了解呢?我们的认知是否接近自然界的真实内核,吻合自然规律呢?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根据达尔文的理论,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宇宙演化和生命进化的成果。约在10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从他们的共同祖先分离,一支发展为现今的黑猩猩,另一支经猿人阶段发展成现代人类。因此,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人类同大自然中其他植物、动物、非生命形式一样,都存在于大自然这个共同体之中。大自然是由复杂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对稳定的完整的系统。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自然不依存于人类,然而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因此,不论生产力有多么发达,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有多高,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永远不可能超越大自然而独立存在,更不必说是发展。
大自然哺育了人类。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了“食禽兽之肉、采树木之实”、“构木为巢”、“刳木为舟”等办法。古如此,今也如此。即使在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棉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石油制品,无一不是从自然中获得信息、资源、能源,继而进行转换制造而成的。
一旦大自然停止了原料的供给,我们将会彻底失去生存条件。大自然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按照目前全世界对石化能源的消耗速度,石油仅可供人类再使用45至50年,天然气50至60年,煤炭200年左右。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我省虽然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也仍然面临着资源紧缺的问题和环境生态的压力。
大自然教化了人类。在博大精深的大自然面前,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丝毫不值得骄傲。论历史,据推测,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年龄大约为50亿年,原始生命的出现约在30亿年前,而我们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则出现于约1000万年前,直到约100万年以前,才诞生了人类,因此,相比之下,人类只是在大自然母亲关怀下姗姗学步的稚嫩孩童;论构成,大自然是包含宇宙、天地、环境与所有生物在内的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而人类只是大自然千千万万物种之中的一个。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母亲,大自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更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马克思说过:“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自古以来,我们的许多发明都源于师法自然。我们从火灾中学会取火;从浑然天成的巢穴中发展了建筑科学,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大都市;鲁班被长着锯齿的野草划破,从而发明了锯子;先民在长期的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中,逐渐掌握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制订出了天文历法。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现代的仿生学、红外线感应器以及在军事上运用的人造“自然武器”,都是借鉴了自然界中聪明的想法,广袤大自然所蕴含的智慧正在成为人类最尖端技术的灵感源泉。即使在高度发达的文明之中,自然仍然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支撑或制约作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
敬畏自然
与大自然的磅礴之势相比,人的力量还很有限。中华先哲的儒、道、释三家,都强调尊敬自然,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生存的最高境界。道家学说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和“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庄子身体力行并发展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等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应该使自然服从于人的意志。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森林是我们的头发,河流是我们的血液,高山是我们的头颅,大地是我们的胸膛,自然万物都因有灵性而受到尊重,尊重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大自然玄幻莫测,让最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无能为力!大自然具有神秘无穷的力量,纵使人类具有上天入地的本领,但在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云南省有一座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据传说,当登山队攀登时,当地居民告诫他们神山不能攀登,否则大自然将会发怒。不知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真的发怒了,10多名携带先进登山设备、有着丰富经验的登山队员被大雪悄无声息的埋葬,让能利用发达科学技术上天入地的人类至今未能实现登顶梦想。人类利用气象卫星、太空遥感器和超性能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预测天气,仍然会出现误差,而诸如蟋蟀、蜻蜓、蚂蚁、燕子等许多动物却能对天气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蟋蟀夜间高唱“唧唧”声,预示明天是个好天气;蜻蜓空中上下飞窜,预示一两小时后将有大雨出现;蚂蚁关闭蚁穴洞口,表明雷雨即将来临;燕子三五成群低飞,预示着天要下雨。这些动物是怎么做到的呢?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频频发现的神秘麦田怪圈,是大自然奇异的力量形成的吗?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能在事情未发生前先知觉事情的结果?这种未卜先知的直觉或是“第六感”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下仍然找不到答案。
大自然鬼斧神工,让最唯美的艺术也欲施而不能。大自然具有神奇的艺术能力,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许多杰作,人类望尘莫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绵延千里的东非大裂谷、汹涌澎湃的亚马逊河、瑰丽壮观的“三江并流”、天造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以至我们的先哲不得不发出“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感慨。
大自然气吞山河,让最先进的武器都汗颜。在浩瀚的大自然里,人类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一场台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2万吨级的原子弹;汶川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地壳运动,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00多枚原子弹的爆炸所产生的能量……难怪这些灾害能使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瞬间吞噬数万人的生命。
我们今天主张敬畏自然,就是要充分尊重自然,对自然存“敬重”之心。云南人民富有这种良好的传统。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他们崇拜火,崇拜太阳,崇拜大山。当今,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中也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敬重之情。如云南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许多民族村寨都育有“神林”,他们对这种树林十分崇敬,严禁砍伐。纳西族的东巴经中还有“不得在水源地杀牲宰兽、不得随意丢弃死禽死畜于野外、不得随意采土挖石、不得在生活用水区洗涤污物;不得在水源旁大小便;不得滥搞毁林开荒”的戒律;立夏过后实行“封山”,禁止砍树和狩猎。云南文山州的一些壮族和瑶族地区,对奇花异草、奇藤怪树,视之为神加以崇拜;傣族认为大象是神圣的动物,杀死它们会受到惩罚。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为各民族的发展营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我省人与自然和谐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积淀。
敬畏自然,还需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四季更替、太阳东升西落、电闪雷鸣,人类都无力改变。秦始皇违背了万事万物有生就有灭的自然规律,结果遍寻不着“长生不老药”;“大跃进”时期人们不顾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炼钢铁超英赶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恶果。试想,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森林,森林砍伐光了,那将会引起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我们的土地全部被污染了,那全球60亿人口和其他生物将如何存活;如果我们不加处理地向大自然排放废物和废气,这些废物中的有害成分进入农作物和水生物,将重返到我们餐盘中;如果水资源遭到污染,如果不加处理地向大气中排放废气而破坏了臭氧层……届时,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又能走向何方。电影《后天》里描写了一幅南北极冰山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北大西洋洋流停止流动,印度出现罕见的飘雪等可怖场景。最近在全国热映的《2012》,描述了滔天洪水淹没雪山、埃菲尔铁塔瞬间倒塌,全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场景,值得我们深思。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本身!为了人类的将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从历史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不断深入探索自然规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放在重要位置,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让我们七彩云南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地下宝藏得到有效保护,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依旧能呼吸上清新的空气、饮用洁净的水源、拥有良好的植被和秀丽的景观,永享“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多样性王国”的美誉。
亲近自然
在宽厚美丽的自然面前,人需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水、土地、大气和生物物种,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人类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资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大气,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繁育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土壤,是万物生长之基;生物物种,是人类繁衍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条件,人类正是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和财富才发展到今天。
自然是宽厚的。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对人类的馈赠极其丰富。据科学家研究,地球平均每年向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总价值高达数十万亿美元。土地、矿产、生物、海洋等各类资源,是人类全部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这是自然的资源价值。自然界具有科研价值。科学往往就产生于人类对于自然之奇妙的惊异。生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现象,可以给科学技术的发明以重大的启示。自然具有医疗价值。据统计,西方国家的药物将近有一半来自自然界。至于我们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更不用说了。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药的几千年发展史,也就是几千年野生动植物的利用史。自然具有生态价值。自然界是一个由多种多样的物种组合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物种对于它的稳定、有序都有着或大或小、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而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有序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自然界不仅无怨无悔地为人类提供着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还以无比的宽容与大度,日夜守护在我们身边,忍辱负重地将我们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变为氧气,将人类的排泄物转化为肥料,依旧为我们送来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
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奇趣盎然,有最美丽的图画,有最迷人的音乐,有最纯真的情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一切都可以使人感知美,体验美,使人动情而获得美的心灵享受。桃李报春、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松雪映冬讲的是色彩美;亭亭玉立、雄伟挺拔体现的是形态美;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表达的则是声响美。离开了自然界的美,离开了对自然界的美的感受与领悟,李白也写不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不朽诗篇。“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一种意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一种景象。“回到大自然中去”是西方近代思想家卢梭思想中的重要主题,他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恢复人追求自由的本性,才能摆脱人与人之间的恶劣关系,因为只有在纯朴的自然生活中,“一切都是真的”。卢梭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一大批思想家,以卢梭为代表之一的浪漫主义思潮也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基调,歌德、席勒、拜伦等都通过自己的作品抒发了对自然的尊崇与怀恋。
身处喧闹都市忙碌的人们,走进自然吧!让我们放慢脚步,神闲气静,去寻找并亲近久违的自然,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让自己的身心融进大自然的怀抱。古人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只有当我们抱着安详的心态,真正融入大自然之中,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自然的美好,在清新的空气中亲近泥土的芬芳,在宁静的氛围里聆听天籁的回响,才能激活智慧的源泉,开启心灵的窗户。
印地安人有句谚语:“人类是属于自然的,但自然绝不仅属于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对自然有一颗感恩之心,真正懂得是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栖身之所,是自然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乳汁;对自然有一颗忏悔之心,真正懂得是我们对自然索取太多,由于人类的破坏,才使自然伤痕累累;对自然有一颗谦卑之心,真正懂得人类不过是自然进化出现的一个物种,在古老深邃的自然面前,人类只是小学生;对自然有一颗责任之心,真正懂得人类对大自然不应当只是索取,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种种美好的同时,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相应的职责。
保护自然
在伟大而脆弱的自然面前,人更需要有所作为。文明的进程如同滔滔江水,川流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盛极一时的古代埃及文明,来了,又走了,只留下金字塔望穿古今行者;灿烂多姿的两河文明有如昙花一现,转瞬即消失在了中世纪的刀光剑影中。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大自然洞察古今,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保留着根脉、祈望着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何时、何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自然万物兴盛;反之,则人类与自然势必两败俱伤。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与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中生,和而不同。与西方文明的“争”字特质相反,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一个“和”字。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儒家的“仁义”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佛家的“万物平等”精神之中。如儒学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把侍奉大自然放在首位。礼的第一位是“上事天”,也就是把天地视做万物繁衍之本,应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要反其道而行事,否则就会不安宁。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各个民族都有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习俗。如在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中,天神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他们认为,人和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本身,都是天神意志的产物。天神为人和自然界划定了明确的位置和规划,人类只有按照天神的意志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和谐一致。居住在山区的人们普遍崇拜山神,很多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的怀抱里,山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衣食之源,他们爱山、护山。彝族认为高山是神灵的住所,是撑天的柱子。而在藏族人民心中,对神山、圣树的崇拜,至今还在藏族社会中保存着。山神也是白族最重要的自然神之一,他们认为,山神既管山又管地,既管禽兽、牲畜,又管庄稼、树木等。少数民族先民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常将水神化。在傣族的《创世神话》中,地球从水中浮起,人类从水中诞生,所以傣族非常崇拜水,佛寺雕塑除释迦牟尼像外,就是司水女神“南托腊尼”。没有森林,便没有水,于是,神树观念及崇拜便产生了。拉祜族的祭坛多设在神圣的社林中,社林坐落在村后的高山上,古木参天,树叶茂盛。除了宗教活动外,人们一般都不进入这片被认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这些思想,有的是出于保护风水宝地,有的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它们所产生的一个重要效果,那就是保护了一方资源。
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禀赋,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在为之努力探寻着,也在积极行动着。多年来,特别是“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实施三年以来,云南省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增加,以九大高原湖泊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不断加强,以滇西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公众的环境权益切实得到维护,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环境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前列,对保护好彩云之南这块生态绿洲,建设好我国西南生态屏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云南生物物种及特有物种均居全国之首,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遗传物质极为丰富的天然基因库之一;森林面积占全国十分之一,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和人均林地面积均居全国第4位;全省正常年水资源总量达2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3位;主要河流水环境功能达标断面为64.9%,水质好于Ш类的湖泊、水库比例占68.3%以上。
“物我同舟,天人共泰”。地球厚德载物,自然化育众生,我们是地球生命,我们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离开了自然的“大舞台”,人类是不可能上演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的。人类今天的困惑往往起因于昨天的错误,而今天的错误则将导致明天的困境,未来世界的面貌是现代人的行为结果。社会各界、人民大众,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和公职人员,都应当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为重,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地行动起来,积极地行动起来,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的生态道德文化遗产,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从一件件实事、小事做起,填补生态赤字,偿还环境欠债,改善自然功能。保护自然,关爱自然,需要我,需要你,需要大家;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乡村,付诸以具体行动;需要在全社会树立破坏自然人人难脱其咎、人人难逃其害,保护自然人人可为、人人有责的责任观,使每一个组织、每一位公民都能把保护自然的思想凝聚进我们的血液中,把保护自然的感悟溶入到具体的行动中,把保护自然的措施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远保持云岭大地的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宏伟工程、功德工程、世纪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任务光荣而艰巨,前景广阔而美好。只要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云南各族人民,一定能够创造辉煌的现代生态文明,一定能让七彩云南这颗明珠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对此,我充满信心。(完